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构新闻

澜之助力资中女足开启清北之外的精神远征

2025-06-25

2025年6月21日至23日,澜之教育基金会组织资中女足赴京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女足姑娘们先后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交流学习活动中感受学府智慧与竞技激情。此外,她们还前往陈博士体能康复中心、中国科技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圆明园和颐和园进行了参观学习,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

走进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

步入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队员们被严谨专业的氛围所感染。先进的设备不再是冰冷的仪器,而是揭示运动科学奥秘的窗口。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姑娘们深刻理解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这一重要论述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延伸——科学训练与专业康复是保障运动员健康、提升竞技水平、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基石。

当了解到创始人陈方灿博士曾服务于多届奥运中国军团时,那份为国争光的使命感更显具体而崇高。亲身体验康复设备带来的显著效果,则让“科学化训练”从口号变成了她们心中坚定的追求。澜之教育基金会搭建的这座桥梁,正助力乡村少年们补上现代化体育训练的重要一课。

image.png

image.png

畅游中国科技馆

中国科技馆内,队员们徜徉在科技的海洋。她们尤其被体育科技展区深深吸引。VR模拟的激烈对抗、力学装置揭示的运动原理,无不彰显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体育领域的澎湃实践。姑娘们兴奋地交流着:“原来科技能让训练这么精准高效!” 这趟旅程,在她们心中点燃了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火种,让她们真切感受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征程中,体育领域同样需要插上创新的翅膀。

image.png

探访“冰丝带”

站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穹顶之下,宏大的场馆与“最快的冰”令队员们震撼。专业讲解不仅揭示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的突破,更深情解读了镌刻在馆内的北京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凝视着冬奥火炬与冠军签名墙,一种超越项目界限的共鸣在姑娘们心中激荡。她们领悟到,这不仅是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更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格局与担当,是“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生动写照。资中女足的姑娘们在此刻与为国争光的崇高理想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连接。

image.png

image.png

圆明园与颐和园

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断壁残垣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深刻的警示。队员们神情凝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在她们心中交织碰撞,爱国主义的炽热情感与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油然而生。 步入颐和园,壮丽的园林艺术则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漫步长廊,泛舟昆明湖,队员们的心灵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中得到洗礼与升华。基金会深知,体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的滋养,此行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它让姑娘们深刻认识到,优秀的运动员,必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肩负着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image.png

在澜之教育基金会的组织下,姑娘们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更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此行将清北智慧、科技力量、奥运荣光与历史文化精髓熔铸进“背篓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它既传承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又闪耀着科学求索的光芒,还蕴含着家国担当的信念与文化认同的自觉。

澜之教育基金会将继续坚守初心,点亮更多乡村少年的梦想,为他们铺就通往广阔未来的成长阶梯。

返回列表
  •   网址:www.lzef.org.cn
  •   电话:010-8589 0840
  •   邮箱:adm@lzef.org.cn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大街86号2号楼
  •   邮编:100075

澜之教育公众号

澜之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20210385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04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