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2025年7月6日至7日,澜之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张雯松率领20余人调研团走进邛崃南宝山镇川王村,围绕乡村振兴、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及特色产业等领域开展深度调研。调研团成员包括澜之教育基金会项目主任汪君宇,四川广东商会会长林少奋、副会长兼副监事长张礼平,中宣部评选的“中国好人”四川扶贫发展协会副会长梁高等。邛崃市政协副主席李显军等相关领导陪同考察,为双方后续合作搭建沟通桥梁。
左起:杨兴良会长 张雯松理事 李显军副主席 王立新副书记
澜之教育基金会成立于2021年7月,是在民政部注册、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基金会,“澜”取自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张澜先生的名字。其宗旨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人口,开展教育帮扶。
基金会致力于搭建以职业教育、文化传承、乡村教育为重点的资助平台,探索创新、可持续的教育实践,以慈善组织形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张澜先生精神,践行其教育理念,秉承“四勉一戒”人格教育理念,实现“陶铸人才,以为国用”的教育理想。
乡村振兴一线:川王村的“蝶变”实践
6日下午,调研团首站抵达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邛崃市南宝山镇川王村。这座坐落于邛崃南宝山南面的村落,面积10.4平方公里,距市区30公里,既有“六分林地、两分园地、一分耕地”的生态基底,又沉淀着茶马古道的千年文脉,如今正以“一轴一环两区”(邛芦路田园观光轴+川王核心旅游环线+现代生态农旅融合区、竹海驿道康养度假区)的清晰布局,焕发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左起:杨兴良会长 、张雯松理事
在四川省乡村发展联合会副会长杨兴良的引领下,张雯松、汪君宇、林少奋、张礼平、梁高等调研团成员步行穿梭于村落间,实地感受这份“蝶变”:村口景观与游客服务中心相映成趣,村民公园、排球场等民生设施点缀其间,5公里观光绿道串联起田园风光,蜜蜂谷核心区的近百个停车位整齐排列,这些变化离不开邛崃市政府资金的投入、顺利推动完成了自来水、天然气管网等一批关键配套项目,有效改善了区域基础条件;与此同时,杨兴良秉持无私奉献精神,牵头落地建成进村道路、村民公园、体育活动中心等16个民生项目,既补齐了川王村片区的基础设施短板,更为当地后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杨兴良会长详细介绍了川王村的发展路径:依托茶马古道文化,打造文旅项目,目前已修缮古道并增设凉亭;据悉杨会长出生在川王村,他还担任广西南宁成都商会会长、成都市蓉商总会副会长,被称为“南宝山镇川王村乡村能人”,他通过引入蟲鑫种蜂产业、发展“田间到餐桌”订单农业,2024年带动村集体增收;更通过露营基地、半山石院等康养民宿的打造,让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村民们则通过入股蜜蜂谷“村投公司”(享银行存款利息保底分红)、盘活闲置房屋经营餐饮民宿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川王村书记王立新对相关工作补充说明后,调研团当晚入住川王村民宿,在蛙鸣虫唱中沉浸式体验这份“山水相依、古韵新颜”的乡村生活。
教育与文化:传承中彰显新活力
7日上午,调研团走进邛崃市第一中学,校长领导系统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教学成果及未来规划,相关领导进一步补充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布局,调研团成员认真倾听,不时询问细节,对邛崃教育的根基与潜力有了全面了解,邛崃教育局局长张毅陪同。
随后,文脉坊的“老巷新生”景象令人眼前一亮。作为邛崃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这里既留存着文君井、邛州府文庙等历史遗迹的古韵,又融入了现代商业与生活气息。相关领导重点介绍了文脉坊如何通过业态升级、文化活化让千年文脉焕发新活力。
特色产业:生态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午餐后,调研团继续前往天府现代种业园。在园区领导的带领下,调研团了解了园区在现代种业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进展,对邛崃现代农业的硬核实力表示认可。
此次调研行程紧凑、内容丰富,全面覆盖了邛崃乡村振兴、教育、文化、产业等关键领域。调研团对邛崃取得的发展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张雯松表示,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推动基金会与邛崃加强沟通对接,表达探索合作的意愿,共同助力邛崃高质量发展。
同行参加调研的还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项目总监霖枝枝以及央视导演组团队。
2025-03-11
2025-07-13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