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构新闻

张澜:川军出川抗日路上的坚实推动者

2025-08-30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的烽火席卷而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九一八事变” 后东北沦陷,“七七事变” 拉开全面抗战序幕,国家危在旦夕,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共同使命。

在四川,张澜(1872–1955)字方表,南充人,历任成大校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被尊 “表老”。他深耕川地政教领域,“九一八事变” 后便投身救亡:任 “华北抗战四川民众后援会” 会长呼吁共赴国难,参与创建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还领导 “对日经济绝交委员会” 等组织;同时通过演讲痛陈日军暴行、撰文剖析抗战形势,更主导全省抗战宣传周与纪念大会,以舆论动员点燃川地民众与将士的抗日斗志。


军阀割据间,团结的斡旋者

彼时四川军阀割据,内部矛盾错综复杂,虽有爱国之心,但难以形成统一抗日力量。张澜凭借在四川军政界积累的深厚人脉与威望,主动奔走于各军阀之间。

他频繁与刘湘、邓锡侯等将领会面,以民族大义为纽带,劝诫他们摒弃前嫌、携手抗日。向军阀们阐明,外敌当前,唯有团结出川作战,才能守护家国、彰显军人天职。在他的努力下,川军将领们逐渐认识到团结抗日的重要性,达成出川抗战共识,为川军整合及奔赴前线奠定基础,将分散的地方势力凝聚成抗日武装力量。

01.png

抗战时期的川军


川军出征后,坚实的后盾者

川军出川后,张澜全力组织后方支援:动员民众筹粮款、送物资,解决前线将士补给难题;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照料将士家属以解其后顾之忧,构建起 “前方作战、后方支援” 的协同体系。而在抗日前线,川军将士用生命践行使命 。

台儿庄战役中,师长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面对日军优势兵力拼死抵抗,最终壮烈殉国,用牺牲为战役胜利争取关键时间。王铭章等川军英烈的壮举,既是川军忠勇的缩影,也印证了张澜推动川军出川的深远意义,让 “保家卫国” 从共识化作热血行动。

1757049204216199.png

川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奋战


历史进程里,精神的传承者

张澜推动川军出川抗日,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成为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部分。

这一行动,不仅壮大了抗日力量,更以王铭章等英烈的牺牲为具象,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精神。

这段历史至今仍具价值:张澜的担当智慧为后世应对挑战提供借鉴,而川军英烈的忠勇,更成为传承爱国精神的鲜活教材,激励着后人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家国大义。

1757049272552420.jpg

川军抗日纪念碑


张澜以觉醒引路人、团结斡旋者、坚实后盾者、精神传承者的角色,深度参与川军出川抗日历程,他的贡献与精神,融入抗日战争历史长卷,成为值得铭记与传承的宝贵财富,见证着个人在民族危亡时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与奉献。


返回列表
  •   网址:www.lzef.org.cn
  •   电话:010-8589 0840
  •   邮箱:adm@lzef.org.cn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大街86号2号楼
  •   邮编:100075

澜之教育公众号

澜之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202103851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304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